找到相关内容828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魏书·释老志》与初期中国佛教史的研究方法

    的这个世界究竟是如何?为什么要有佛教的信仰?按照佛教说的修行有什么好处?而不是佛性等抽象问题,尽管这些问题也和实践有关。(2)有关出家(剃发、辞家、持戒)和在家(优婆塞、优婆夷)的种种规定和结果;在...,这个道理既有威胁又有劝导。东晋末年的佛教徒道恒写,《释驳》,说蓍上有“五横”,佛教徒就是其中之一。它之所以“横”,是因为他们势力大,本事也大,一方面是诱惑,一方面是威胁,说到人作恶,就说他一定有...

    葛兆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378746.html
  • 僧侣自我转化经验及其自我观之叙事研究

    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。   杨謦绮(民92)。禅宗教育思想及其实践之哲学研究。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。   董静宜(民93)。道生法师佛性之研究。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...

    陈佩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1080928.html
  • 赵州公案语言的模棱性研究

    慧宗杲之禅法 台北  中华佛学研究所 1986 一   赖永海    中国佛性     上海  人民出版社   1988 一   叶维廉    历史、传释与美学  台北  东大图书    1988 ...摘要】唐末五代,赵州从谂禅师(A.D.778-897)的禅问答如“吃茶去”、“庭前柏树子”、“赵州石桥”等公案,每为当时及后世传唱;而其中“狗子无佛性”(一称“无”字公案或“赵州无”)公案,尤为宋代...

    欧阳宜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1580937.html
  • 浅议和谐法门

    上讲,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无不同,所以说实相平等。  2、本体一如  本体一如的理论依据是佛性佛性,就是含藏于每个众生心地中的本觉真性。这真性,就是佛所证的菩提的本来性质,因为它是一切众生本自具足的,...与身、心与境的关系的根底之处,拭去遮覆在“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”的实相上的烦恼尘垢,显现出佛性的清净圆明之光!  透过以上所述,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种认识:佛教的缘起与平等观,是在照见万法实相、洞悉自我...

    兆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45682059.html
  • 朱子所理解的佛教思想──以心性意涵与修持工夫为讨论中心

    研究──宗密禅教一致理论与判摄问题的之探讨》,台北市:文津出版社,1987年4月初版。   赖永海,《中国佛性》,高雄市:佛光出版社,1990年12月初版。   郭朋,《中国佛教史》,台北市:文津... 【中文关键词】朱子|佛学|心性|工夫|格物致知|敬   【英文关键词】Chu-Hsi ; Buddhism ; Neo-Confucianism   【中文摘要】第一章 绪     第一节 ...

    黄莹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0482075.html
  • 《格鲁善教昌盛愿辞》讲记

    中,前二《现观庄严》、《佛性》是中观的论典,后三《大乘庄严经论》、《辩中边论》、《辩法法性论》,是根据《解深密经》来讲的,开创了唯识派。唯识的了义与不了义的区分很简单:依他性、圆成性不空,非空...较严重的,虽有定但念力或说感知力不够,缺乏清晰度。菩提道次第中关于止观讲了很多,沉昏不消除,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止观。真正的止观就是要消除沉昏暗,止和观结合才能显真智。仅仅是坐着什么也不思不想,没有任何...

    多识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150382962.html
  • 由“观音菩萨”看“以美育代宗教”

    学说涂染上更多的宗教色彩。其最高范畴“天理”、“天道”、“本心”、“良知”等概念均在思想来源上吸取了隋唐时期佛教的“佛性,使得该时期的儒学之讲求“心性义理”之学仿佛成为儒学的佛性。   从个人...中华原典,佛教文化已经化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,此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已积淀下佛性因子,从而奠定了情感信仰的基石。“天道”与“人道”在此找到了新的结合点,三教合流遂成为一种现实,普通民众亦同堂祭拜...

    易存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0563383731.html
  • 张纯一的佛化圣灵论

    等同于“佛性”。   佛性差不多可以说是中国佛学内一个最重要的思想,中国本土佛学如三、天台、华严和禅,均以佛性为其理论和实践的核心。[42] 因此,对佛性的讨论有着多方向的维度,不过有两点是中国...”的主张,反对唯识宗认为“一阐提”(指断除一切善根的人)没有佛性的种姓。这里所说的“有”是指“本有”,即一种先天/先验地拥有的意思。一切众生(包括有情和无情的众生)均先天地拥有成佛的条件,通过般若...

    赖品超 苏远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2685468.html
  • 洪州禅

    以印证自己的禅学。《楞伽经》把佛性与人心等同,说佛性时用“如来藏”,说人心时用“识藏”,结合为“如来藏的识藏”。但它的重点是在阐述真如佛性。从慧能开始,因受《金刚经》般若空观影响,转向主观人心的发掘...等日常生活皆是佛性之显现。其宗风相对于北宗所主张之日常分别动作皆虚妄,及牛头宗之一切皆如梦、本来无事之观点。 源起发展 天宝元年(742),道一住建阳(今属福建)佛迹岭,开始聚徒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82586236.html
  • “心”的佛教之最终成熟

    中国佛教所有思想家的共同主张,并非是慧能之独创。慧能的独创之处在于他承认人与人有互不相同的“自性心”,并且把这种“个性化”的“自性心”作为众生解脱的依据(中国佛教的“佛性”向来认为人所共有的那个相同...受到了意思所造成的“心”的佛教热潮的感染。两人所受的感染不同,而受感染则一。   〔28〕《坛经·行由品》。   〔29〕 参见赖永海《中国佛性》,中国青年出版社199年8月版。可能性与依据是...

    陈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25386649.html